世界播报:关注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丨一点点揭开殷墟商王陵神秘面纱

2023-03-19 08:14:05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航拍殷墟王陵遗址公园考古工地 蔡建科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之甜

3月17日上午,安阳殷墟王陵遗址公园里一片宁静。公园东南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专家牛世山和队员们正在新发现的围沟里观察讨论。“目前这里共有4块正在发掘的工地,我们对新发现的两条围沟选点进一步发掘,以找到更多证据定性它的年代......”牛世山告诉记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专家牛世山(左)与工人讨论交流 杨之甜 摄

殷墟考古90年来,发现了丰富的晚商文化遗存,大型宫殿建筑、商王陵、甲骨刻辞、青铜器和玉器等冠绝当时,实证中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早到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也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辉煌文化、国家政治形态以及技术水平,在古代世界中彰显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风格。

然而,考古人对于商王陵区的发掘和认识却还不足。从2021年8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开展了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以期获得进一步突破。此次考古勘探目标有三个,即寻找小屯宫殿宗庙区到商王陵的道路,确定商王陵区的范围以及逐步搞清洹河北岸地区的功能区划。

殷墟王陵遗址公园考古工地 杨之甜 摄

“一项考古能否成功,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机缘。”站在围沟旁,牛世山指着裸露的土层,解释考古人眼里的“天时”:“雨水丰沛的季节,往往能探出更多遗迹现象。2021年7月下旬,安阳连续几天下大雨和暴雨,百年不遇,雨水把土壤浸透了。刚好一个月后我们去钻探。由于土中水分适度,层次清晰,很多现象都能辨认出来。”

2022年5月,他们在公园里布好探方,开始逐层发掘。因为对地下情况了解不多,需要仔细辨别土层。

2022年8月下旬,大家顺着探方T9107、T9108的现代盗坑壁,逐渐搞清了地下地层的情况,判明下面存在围沟的土层。

但在地面上没见到沟口的迹象。一周后,考古队员揭开第三层土,与地下土层对比,判定围沟开口就在此层下,但就是找不到。“我们对比发现沟内的土与两侧的生土几乎没有差别,都是黄沙土,为自然沉积土。大家都说这里要是有灰烬土该多好,那就好认多了。可在商王陵园,除了早年发掘过的大墓和祭祀坑,还没看到有同时期的其他遗迹,哪里还能有灰烬土。工人只能先洒水,一遍一遍刮面,辨认土壤形态。”牛世山说,他在工地持续盯了两天半,终于判明沟口的边线。

通过近两年的工作,牛世山和他的团队先后确认了围绕王陵区东、西二区的二条围沟为陵园的隍壕。

新发掘的商王陵围沟 杨之甜 摄

“我们现在能够证明两个围沟早于西周早期,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牛世山说,以围沟外边界为基准,确定了王陵区的范围。以往考古发现所见凤翔秦雍城南的春秋时期秦公陵园,在各组秦公大墓周围有隍壕,殷墟王陵区陵墓隍壕的确认,将此规制上推到商代晚期。这些发现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商文化、商史的研究。同时,也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此外,在商王陵新发掘出的祭祀坑,也为研究商代社会性质、商代祭祀活动及其形式等提供了新资料。

“下一步重点要确认围沟是什么时候开挖的......”牛世山说,“现在的工作只是开始,需要我们考古人一代又一代接力,持续开展持续工作,包括商王陵区在内的殷墟大邑商的面貌会越来越清晰。”

关键词:

明星

电影